封面新闻记者 戴云配资通
8月15日,市场监管总局召开“创新监管制度,激发企业活力,护航全国统一大市场——经营者集中审查试点委托三周年”专题新闻发布会。反垄断二司司长徐乐夫在会上宣布,自2025年8月1日起,将在北京、上海、广东、重庆、陕西5省市开展的经营者集中审查试点委托转为正式委托,以巩固试点成果,保障审查工作稳定性、连续性。
8月15日,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。封面新闻记者戴云 摄
据介绍,自2022年新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》实施以来,市场监管总局坚持守正创新,以改革思维推动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,创新监管制度机制,有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,平等对待国有、民营、内资、外资等各类企业,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,推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,取得了积极成效。
在创新监管机制、提升审查效能方面,自2022年8月1日起在上述5个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委托审查试点,三年来共委托省局审查经营者集中申报1288件,审结1162件,平均受理时间和审结时间分别为16.9天、17.4天,审查效率与总局基本一致,大幅提高企业投资并购效率,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。
同时,构建“1+3+7”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智慧监管体系,涵盖1个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合规风险提示机制、3个覆盖经营者集中审查调查的全链条业务系统、7个应用支撑数据库,实现经营者集中监管全链条在线运行。进一步优化简易案件审查,施行“双二十”内部工作要求,简化申报材料,进一步提高审查效率。
在完善监管规定、统一审查尺度上,三年来修订了《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》,大幅提高申报标准,使15%-20%的中小并购无需申报,显著降低企业并购交易成本;修订《经营者集中审查规定》,制定《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合规指引》等多项规则,并正推进《非横向经营者集中审查指引》《经营者集中申报规范》等规则的制定,强化审查工作的统一性、规范化与透明度,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坚实制度保障。
监管执法方面,三年来严格审查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、限制竞争效果的案件,禁止1起集中,附条件批准10起,对15起提出竞争关注,维护了半导体、医药等多个领域的公平竞争;依法查处38起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件,并对37起附条件案件审查决定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督。
此外配资通,还强化服务职能,在业务系统中增加无条件批准案件情况、简易案件公示查询功能,加强海外反垄断风险应对指导,助力企业“出海”。徐乐夫透露,目前正在研究公布系列经营者集中审查典型案例,反映反垄断执法机构竞争分析方法和思路,为经营主体申报经营者集中提供更明确的参考和指引。
启运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